马斯洛需求理论在行销的应用:如何抓住消费者的动机?

Author: Nana
馬斯洛需求理論
行销到底是什麽?很多人会直觉地回答:「就是让更多人看到你」或「把产品卖出去」,但如果只停留在这样的定义,很容易误判方向,因为行销的本质,从来不是产品,而是「人」。
人为什麽愿意花钱?为什麽会选择你的品牌?心理学家亚伯拉罕·马斯洛(Abraham Maslow)在 1943 年提出的「需求层次理论」,就像一张解码人类行为的地图,他认为,我们的每个选择背后,其实都隐藏着某一层需求的驱动,从最基础的生理需求,到最顶端的自我实现,每一层都能影响消费者的决定。
想想看,一杯星巴克的拿铁,真的只是因为好喝吗?一张健身房会员卡,真的只是因为器材齐全吗?多数时候,消费者追求的不是功能,而是「被认同」「被尊重」甚至「看见更好的自己」。
这篇文章要带你走进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,逐层拆解与行销的关联,并结合 2025 年最新的市场趋势,让这个理论成为你写文案或规划策略时的灵感来源。
 

马斯洛理论是什麽?

马斯洛在《心理学评论》期刊发表〈人类动机的理论〉,提出一个关键想法:人类的需求有顺序性,当低层次需求被满足后,才会追求更高层次。
虽然我们常看到它被画成金字塔,但马斯洛本人并没有真正画过金字塔,那是后人为了方便理解才设计的图像,这个理论不只是一个心理学框架,也是一种观察动机与行为的工具,后来被广泛应用在教育、管理、医疗、社会工作,甚至是行销领域。
<延伸阅读:復盘是什麽?不断检视你的成功与失败>
 

马斯洛需求理论的五大核心

1. 生理需求

这是最基础的一层,包括食物、水、空气、睡眠,当生理需求没被满足时,人会把所有注意力放在「活下去」这件事上。
例子:战乱时,人们不会排队领麵包,因为生存压过了秩序感。
 

2. 安全需求

当吃饱喝足后,人开始追求安全感,这包括人身安全、财务稳定、健康、住所,甚至是现代社会里的数位隐私。
例子:一个工作不稳定的人,常常觉得焦虑,因为缺乏对未来的保障。
 

3. 爱与归属需求(社交需求)

人是群体动物,需要友情、爱情与归属感,没有归属感的人会觉得自己「不属于这个世界」。
例子:缺乏家庭支持的青少年,可能透过交友或极端行为,努力争取同伴的接纳。
 

4. 尊重需求

在找到归属感后,人会渴望被看见、被肯定,尊重需求包含自我价值与外在认同。
例子:有人买高档手錶或名车,不只是使用,而是想告诉世界「我做到了」。
 

5. 自我实现需求

这是金字塔的顶端,代表人想要发挥潜能、活出理想,这层需求通常和梦想、价值观连结。
例子:艺术家全心创作、创业家希望用事业改变社会,都是自我实现的展现。
 
马斯洛需求理论
 

延伸层次:认知、审美与超越需求

马斯洛晚年提出的更高层次需求:
  • 认知需求:人天生想探索世界,想理解、想学习。
  • 审美需求:追求美感、秩序、平衡,这不只是外观,而是心理层面的满足。
  • 超越需求(自我超越):当自我实现被满足后,人会追求更高的境界,比如音乐家沉浸在演奏里忘记时间,艺术家创作时进入心流。
 

马斯洛理论跟行销有什麽关係?

理解马斯洛需求层次后,你会发现:消费者买的从来不只是产品,而是那一层需求的被满足:
  • 便利商店卖的不是咖啡,而是「随时满足」的生理需求。
  • 保险公司卖的不是条款,而是「安心感」。
  • 精品品牌卖的不是材质,而是「尊荣与身份」。
  • Tesla 卖的不是车,而是「能源革命与理想生活」。
所以当你在问「为什麽顾客会买单?」时,真正的答案不是功能,而是「我的品牌触动了哪一层需求」。
 

马斯洛理论 × 行销应用

1. 生理需求:快与方便最有力

案例:7-Eleven 强调「随时随地,立刻满足」,Uber Eats 主打「不用出门就能吃到」,保健食品则靠「每日补给」让人安心。
文案重点:即时、快速、随手可得,搭配限时优惠,引发立刻行动。
 

2. 安全需求:信任与保障最重要

案例:寿险广告总有「守护家人」的情境,银行强调「本金保障」,资安品牌则是「安心上网」。
文案重点:专业、可靠、检验报告,设计风格稳重,语气冷静,传递「买了就放心」。
 

3. 社交需求:让人觉得「我不是一个人」

案例:LINE、IG、Facebook 卖的是「连结感」,潮牌像 Supreme 卖的是「圈子认同」,交友 App 卖的是「你不孤单」。
文案重点:强调参与感与互动,用挑战活动、社群经营来增加黏着度。
 

4. 尊重需求:专属与成就感

案例:Apple iPhone 用「Think Different」代表身份,Tesla 代表前卫与未来感,专业证照课程则是「升迁必备」。
文案重点:用「值得」「专属」「荣耀」这类字眼,搭配高价值体验,让人觉得「这笔钱花得值得」。
 

5. 自我实现需求:价值观与理想生活

案例:Tesla 象徵「参与能源革命」,Lululemon 卖的不是裤子,而是「健康生活方式」,进修平台如 Hahow、Coursera,则是「成为理想的自己」。
文案重点:强调愿景与价值观,用「改变世界」「做最好的自己」来点燃梦想。
 

跨层组合:更强的行销力

现代行销已经不只是单一层需求,而是跨层结合:

1. 外送平台:满足生理需求,同时营造社交分享。
文案示范:生理+社交
「肚子饿了还要出门?别傻了。打开 App,想吃什麽一键送到,还能跟朋友一起揪团,下单就像开趴一样轻松。」
 
2. 金融产品:提供安全感,又象徵尊荣身份。
文案示范:安全+尊荣
「不只守护你的财富,更守护你的身份。顶级卡片,不只是支付工具,而是你专属的尊荣象徵。」
 
3. 健身品牌:解决健康需求,同时让人进入健身社群。
文案示范:健康+社交
「运动,不只是一个人的坚持。走进健身房,强壮的是身体,凝聚的是圈子。这里有一群和你一样热血的人,陪你一起变更好。」
 
4. iPhone:原本是通讯工具,现在同时承载尊重与自我实现。
文案示范:工具+尊重+自我实现
「它可以是工作利器,也可以是生活伙伴。但真正的意义是:它代表着你想活成的样子。用 iPhone,不只是用手机,而是选择一种态度。」

别只盯着一层需求,跨层结合才有更强的黏着力。
 

结论

马斯洛需求理论提醒我们:消费者买的不是产品,而是需求的被满足,更重要的是,需求并不是静态的金字塔,而是动态的网络,今天消费者可能为了生理需求去便利商店,在便利商店看到健身文案,隔天报名让自己更好报名课程,成为告好的自己。
成功的品牌不是只满足单一层,而是能跨层连结,星巴克同时满足生理、社交与尊重;Nike 把自我实现和社交结合;Tesla 能源的概念,更是让消费者觉得自己参与了一场改变地球的一员。
所以,当你规划行销策略时,别只问「我的品牌在马斯洛需求的哪一层」?而是要着重「我的品牌能连结多少层需求」,能连结越多就越不容易被取代,这才是马斯洛需求理论在行销里最实际的价值。
(本文为达文西数位科技所有,禁止文图使用)
SEO最重要的不是技术,而是「内容」与「沟通」,用心将是最重要的SEO成效关键。

SEO套版網站,優惠 $ NT 62,000 (1年代管+SSL)

請與我們聯繫
線上客服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