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想像一下,一篇文章就像一場演講:
如果一開始就無聊,觀眾一定會拿起手機滑....
如果演講草草收尾,觀眾起立鼓掌的機率幾乎是零.....
在行銷文章中,這兩個位置尤其重要,第一句,決定讀者願不願意留下來,最後一句,決定讀者會不會行動、分享或記住你,這就是 洪震宇老師在《精準寫作》中強調的兩個核心能力:「開場力」和「結論力」,本文要談的,就是如何把這兩股力量應用到內容行銷裡,讓文章不只是「被寫出來」,而是「被看見、被記住、被採取行動」。
內容行銷最強實戰檢查清單
檢查開場力
• 是否能在 5 秒內吸引注意?• 是否用了數據、問題或故事?
• 是否和讀者需求直接相關?
檢查結論力
• 是否有呼應開頭?• 是否用一句話打中讀者?
• 是否提供行動或情感?
開場力:內容行銷文章的五秒鐘生死戰
為什麼開場這麼重要?
根據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榮譽教授馬克(Gloria Mark)的人類注意力研究結果顯示,2004年大家平均在螢幕上停留時間為150秒,到了2020年卻降到剩47秒。近年TikTok等多種短影音媒體,影片變得更快更短,內容已經愈來愈破碎,重點「我們的媒體環境,就是不斷偷走人們的注意力。」 讀者在網頁停留的平均時間不到 10 秒,我們只有數秒內的時間去「抓住人們的注意力」,在社群貼文、品牌文章裡一樣殘酷,只要開頭平淡無奇,讀者不會「給你機會」,他們只會原地離開。〈延伸閱讀: 文案怎麼寫?文案撰寫技巧馬上學起來!〉
開場力的兩大招式:亮刀子、拋鉤子
洪震宇老師在書中提到,好的開場必須「不是亮刀子,就是拋鉤子」,套用在內容行銷,以下是我們的分享:亮刀子:直接震撼
亮刀子就是把最銳利的資訊直接放在前面。它可以是一個數據、一個觀點,或是一個令人意外的事實,這種直接切入的方式,能在短時間內建立「這篇文章有料」的信任感。範例:Netfilx 的市場報告
Netflix 在公開分享市場洞察時,常以震撼數據開場,例如:「每10個台灣人中,有7人昨晚看過我們的節目。」這種開場就是亮刀子,用具體數字瞬間抓住注意力,讓觀眾馬上意識到:接下來的內容不容錯過。
拋鉤子:勾起好奇
拋鉤子則是提出一個懸念或問題,讓讀者因為想知道答案而留下。範例:Patagonia 介紹商品
環保品牌 Patagonia 曾問:「如果我們告訴你,這件夾克是用垃圾做的,你會相信嗎?」這個問題直接挑戰觀眾的認知,同時暗示產品背後的創新技術和永續理念,成功觸發受眾的探索慾望。此類鉤子不僅提升內容完讀率,也強化了品牌與受眾的價值觀連結。
結論力:內容收尾的真正關鍵
為什麼結論這麼關鍵?
一篇文章如果收尾無力,就像演講突然被切斷,觀眾會覺得「嗯?就這樣?」。行銷文章的結尾,必須能讓讀者:1. 記住你說的話
2. 願意採取下一步行動
3. 或者至少,留下某種情感共鳴
結論力的4種模式
洪震宇老師在《精準寫作》裡整理出四種結論模式,非常適合套用在行銷文章中。
模式一:理性說明(邏輯收束型)
這種結論非常適合 B2B、科技或金融產業的文章,能讓專業度被強化。
模式二:感性情懷(情緒共鳴型)
這種方式很適合餐飲、生活風格或公益品牌,讓文章收尾有溫度。模式三:他人看法(引用加強型)
引用方式能讓文章更有份量,同時也有利於 SEO(因為容易被搜尋與引用)。模式四:值得玩味的好句子(巧妙收尾型)
這種方式很適合社群文章或廣告文案,因為容易被截圖分享,增加擴散效果。內容行銷結論案例表
結論模式 | 特點 | 適用產業 | 行銷案例 |
---|---|---|---|
理性說明 | 用數據或邏輯收斂全文 | B2B、科技、金融 | 雲端服務公司:最後一句「雲端是企業三年後的生存關鍵」 |
感性文青 | 以情感共鳴收尾 | 餐飲、生活風格、公益 | Starbucks:結尾「一杯咖啡讓人更靠近」 |
他人看法 | 引用專家或名人語錄 | 顧問業、教育、專業服務 | LinkedIn:引用 CEO 的職涯金句收尾 |
經典好句 | 用幽默或雙關增加記憶點 | 新創、社群行銷、廣告 | 外送平台:收尾「凌晨三點陪你的,不只朋友,還有炸雞」 |
最強結論力:首尾呼應
除了四種結論模式,還有一種更強大的結論方式,就是「首尾呼應」。做法:開場鋪的一個故事或數據,在結尾再回扣一次,讓文章完整收束。
- 案例:某電商平台的母親節文章,一開始寫一個女兒挑禮物的掙扎,中段談推薦系統,最後再回到那個女兒,她終於找到能傳達心意的禮物。這樣的呼應,讓文章不只是資訊,而是故事。
開場 + 結論是內容行銷的雙引擎
為什麼要雙效合體?
如果文章只有強開場,可能有人被吸引進來,但看完卻沒有印象;如果只有強結尾,讀者根本看不到最後。唯有兩者結合,才能提升:
- 閱讀完成率(有人讀到最後)
- 分享率(有人覺得值得轉發)
- 轉換率(有人採取行動)
開場力和結論力比較表
項目 | 開場力 | 結論力 |
---|---|---|
定義 | 在 5 秒內吸引讀者注意,決定他要不要繼續看 | 在最後留下深刻印象,決定讀者是否記住並行動 |
核心策略 | 亮刀子(震撼數據/觀點)、拋鉤子(懸念/故事) | 四種模式(理性說明、感性情懷、他人看法、玩味好句)+首尾呼應 |
常見錯誤 | 開場寒暄太久、背景鋪陳冗長 | 草草收尾、沒有 CTA、無法呼應開頭 |
行銷案例 | Apple 用數據開場、Nike 用故事引人 | Starbucks 用情感收尾、LinkedIn 引用 CEO 語錄、外送平台用幽默收尾 |
影響指標 | 停留時間、跳出率 | 分享率、轉換率、品牌記憶度 |
文案寫作:2種框架示範
框架一:數據開場 + 行動呼籲收尾
- 開場:丟數據(震撼感)
- 中段:提供解方
- 結尾:呼籲行動
開場:「80% 的內容行銷沒有帶來任何轉換。」
結尾:「立即免費試用,檢視你的內容是否在浪費預算。」
框架二:故事開場 + 首尾呼應
- 開場:故事(引發共鳴)
- 中段:解析行銷策略
- 結尾:回扣故事(深化印象)
案例:飲料品牌夏季文章
開場:「一名學生在酷暑裡喝下第一口冰飲的暢快感。」
結尾:「下課後,他帶著朋友一起分享這份清涼,這就是品牌想傳遞的夏天。」
行銷內容寫作類型表
類型 | 開場手法 | 結尾方式 | 案例 |
---|---|---|---|
數據開場 + 行動收尾 | 用數據震撼 | 行動呼籲 CTA | SaaS 服務:「80% 的內容沒轉換 → 立即免費試用工具」 |
故事開場 + 首尾呼應 | 真實故事 | 回到故事深化印象 | 飲料品牌夏季文案:「學生喝冰飲 → 最後帶朋友分享清涼」 |
結論:真正打動人的是第一句和最後一句
內容行銷不是比誰寫得長,而是比誰能讓讀者「停下來」並「記住」,開場力決定了讀者會不會留下,結論力決定了讀者會不會帶走東西,下次你要寫文章時,不妨先想好第一句和最後一句,再來填充中間,因為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,第一印象與最後印象,就是文章的生死線。〈延伸閱讀: 文案怎麼寫?文案撰寫技巧馬上學起來!〉
〈延伸閱讀: 金字塔原理是什麼?掌握3層結構,寫出秒懂文案〉
(本文為達文西數位科技所有,禁止文圖使用)
SEO最重要的不是技術,而是「內容」與「溝通」,執行將是最重要的SEO成效關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