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零點擊時代:網站流量的崩盤危機
Google AI摘要上線後,「零點擊」幾乎成了常態。根據Stounter統計,2024年底已有六成的搜尋不再產生點擊。換句話說,很多問題在搜尋頁就被解決了。更現實的是,AI大量使用網站內容,卻帶不回等比例的流量:
- 十年前,網站被Google「看2次」大約能換來1次點擊;如今得被看18次才換到1個讀者。
- OpenAI模型平均1500次瀏覽才會帶來1次點擊;Anthropic更高達6萬次才有1次。
SimilarWeb的數據也顯示,2024年新聞網站的自然流量,從23億掉到不到17億,一年少掉6億次點擊。對仰賴SEO的產業,這已不是小波動,而是結構性的危機。
〈延伸閱讀: AI Overview 是什麼? 讓Google幫你用AI摘要答案!〉
內容產業的全面重塑:誰受影響最大?
1. 搜尋引擎重新定位
ChatGPT的出現迫使Google轉型,從「資訊入口」變成「直接給答案」,這是整個搜尋產業的根本轉折。2. 媒體與內容網站首當其衝
國外新聞業者公開抗議Google「拿走內容卻不回饋」,甚至形容這是「偷竊」。3. 知識型網站失去優勢
像百科查詢、法條解釋、保健食品比較、健身指南、家具教學…,這些有標準答案的內容,使用者直接在AI摘要就能獲取,不再需要進網站。4. 電商與產品比較網站難倖免
過去靠「比較文」、「開箱文」、「推薦清單」吸流量的電商,現在消費者可能在AI摘要裡就得到結論,根本不會再進一步閱讀。5. SEO與行銷策略被迫重寫
過去的SEO玩法效果遞減,Google廣告模式也在被迫調整。品牌要思考的,是當點擊率下滑時,該如何保持能見度。AI搜尋時代的新規則:SEO並未消亡
很多人會懷疑:既然AI直接給答案,那SEO還有用嗎?事實是,SEO並沒有消失,而是進化了。
現在的SEO不只是「搶排名」,而是「讓AI引用你的內容」。誰能成為AI認可的來源,誰就能繼續被看到。
換句話說,內容行銷依然重要,只是呈現方式需要調整:
- 對準使用者的核心問題,直接給答案
- 不再只押注Google,把內容放到更多平台
- 文章要結構化、條列化,方便AI快速抓取
AI搜尋時代的SEO調整方向
面向 | 過去做法 | 新做法 |
---|---|---|
關鍵字策略 | 熱門關鍵字佈局,搶排名 | 聚焦長尾關鍵字,精準回應搜尋意圖 |
內容形式 | 深度長文、完整鋪陳 | 條列式、結構化,快速給答案 |
品牌曝光 | 依靠點擊帶流量 | 讓品牌直接出現在AI摘要或答案框 |
平台佈局 | 單押Google流量 | 多平台同步:社群、短影音、知識型平台 |
成效衡量 | 點擊率、流量 | 品牌能見度、被AI引用次數 |
內容價值與品牌能見度的再定義
在「零點擊時代」下,光是做技術面SEO還不夠,還必須重思內容本質:
過去v.s現在內容需求
面向 | 過去的重點 | 現在的需求 | 未來的關鍵 |
---|---|---|---|
內容價值 | 吸引點擊流量 | 能否被AI引用 | 成為標準答案與信任來源 |
內容來源 | 二手資料整理 | 第一手案例、數據 | 不可取代的專業知識 |
品牌衡量 | 流量、點擊率 | AI摘要中的曝光 | 品牌在搜尋生態的存在感 |
品牌現在就能做的3件事,馬上提升能見度
1. 重寫內容策略:別再只追熱門關鍵字,把焦點放在能真正解答使用者問題的長尾關鍵字。2. 優化內容結構:用條列式、問答式、重點整理,讓AI能快速抓取,也讓人類讀者更好消化。
3. 分散流量來源:別把希望全壓在Google搜尋,多經營社群、短影音、電子報,形成完整的內容佈局。
〈延伸閱讀: AI對SEO有哪些影響?7大實戰要點,教你優化AI搜尋!〉
結論:內容依舊是關鍵
AI搜尋帶來的衝擊很大,流量下降也是現實,但這不等於SEO沒用了。真正的答案是:內容依然是最重要的資產。只是角色變了,內容不再只是吸引點擊,而是成為AI輸出的基礎。誰能持續產出專業、可靠、容易被引用的內容,誰就能在零點擊時代被看見。所以別再問「SEO還有用嗎?」,換個角度問:「我的內容能不能成為AI引用的答案?」,能做到這點,SEO依舊是品牌在AI時代不可或缺的關鍵。
〈延伸閱讀: 身為老闆的你,最應該知道SEO的10件事〉
〈延伸閱讀: SEO是什麼?SEO怎麼做?教您如何過濾SEO公司,保證有用〉
SEO最重要的不是技術,而是「內容」與「溝通」,執行將是最重要的SEO成效關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