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很多工具都是你正在用的SaaS軟體服務,只是你不知道那是 SaaS服務罷了,像是聽音樂的Shopify,看影片的YouTube都是,SaaS (軟體即服務) 徹底改變了我們使用軟體的方式,這種隨租即用的模式,已成為現代企業推動數位轉型、提升競爭力的關鍵。
什麼是SaaS ?
SAAS英文是「Software as a Service(軟體即服務)」 是「直接透過瀏覽器上網就能使用的軟體」,通常是採免費或訂閱制的軟體服務,SAAS服務商負責所有前端、後端基礎設施(設計、程式)、主機維護與更新,使用者只需要申請帳號密碼,登入後就能開始使用軟體服務。
例如:Youtube、Gmail、Salesforce、Cyberbiz、Shopify
什麼是 IaaS、CaaS、PaaS ?
IaaS (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,基礎架構即服務)
供應商提供虛擬伺服器、儲存和網路資源,使用者需自行安裝作業系統與軟體。
例如:AWS EC2、Google GCP
CaaS (Containers as a Service,容器即服務)
供應商管理容器的運行環境,使用者只需上傳和管理自己的應用程式容器。
例如:Google Kubernetes Engine (GKE)、Amazon Elastic Container Service (ECS) 、 Azure Kubernetes Service (AKS)
PaaS (Platform as a Service,平台即服務)
供應商提供一個已配置好的開發與部署環境,使用者只需上傳程式碼即可運行應用程式。
例如:Google App Engine、Heroku、Microsoft Azure App Service
雲端服務 IaaS、PaaS、CaaS、SaaS 差在哪?
這四種最主要差異是「使用者管理的範圍不同」,SaaS在技術上是「做最少事的工具」。
四種雲端服務比較
項目 | IaaS (基礎架構即服務) | PaaS (平台即服務) | CaaS (容器即服務) | SaaS (軟體即服務)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概念 | 提供虛擬化運算、儲存、網路...基礎資源 | 提供應用程式開發與所需平台環境 | 在 IaaS 之上,提供管理容器化應用程式的平台。 | 提供立即可用的軟體應用程式 |
使用者管理 | 應用程式、資料、作業系統、中介軟體 | 應用程式、資料 | 應用程式 (在容器內)、資料 | 無 (僅需進行使用者設定) |
供應商管理 | 伺服器、儲存、網路 (硬體)、虛擬化 | 作業系統、開發工具、資料庫、硬體 | 容器協同運作平台、作業系統、硬體 | 軟體、平台、硬體 (所有技術細節) |
用途 | 彈性的雲端硬體資源,用於建立客製化環境。 | 專注於開發、測試、部署應用程式,無需底層管理 | 部署管理和擴展容器的微服務應用 | 使用者直接使用軟體服務,滿足需求 |
範例 | AWS EC2, Google Compute Engine, Microsoft Azure VM | Heroku, Google App Engine, AWS Elastic Beanstalk | Google Kubernetes Engine (GKE), Amazon ECS | Gmail, Salesforce, Cyberbiz, Shopify |
優點 | 1. 控制權最高,資源權限大 2. 彈性最大,可任意調整資源 3. 按使用量付費,省成本 |
1. 開發效率高,專注程式加速上市時間。 2. 管理成本低,供應商負責平台維護與更新 3. 平台具備自動擴展能力 |
1. 高度可攜性,容器在任何支援的環境運行 2. 資源效率高,比虛擬更輕量、啟動速度快 3. 易於擴展,適合微服務,可獨立擴展各服務 |
1. 隨租即用,無需安裝或技術知識 2. 無須負擔開發與維護成本 3. 供應商負責所有軟體更新與安全維護 |
缺點 | 1. 管理複雜度高,需要設定的很多 2. 技術門檻較高,需要各種主機技術 3. 可能導致安全漏洞,設定不良有資安問題 |
1. 受限於供應商提供的語言、框架與服務 2. 應用程式遷移至其他 PaaS 平台可能很困難 3. 客製化程度低,底層環境控制權有限 |
1. 容器與 Kubernetes 等協同工具有學習門檻 2. 容器環境的安全性設定較為複雜 3. 相關的監控、日誌工具選擇較 IaaS 少 |
1. 客製有限,只能進行有限設定,無法改核心功能 2. 資料儲存在第三方服務商,需信任其安全措施 3. 與企業內部系統整合需要額外開發 |
(製表: 達文西數位科技)
為什麼企業使用SaaS的理由?
不用一開始花太多錢
系統建置初期不用投入大量資金買硬體和軟體(客製或套裝軟體),可預測的營運支出,將資本支出(一大筆錢)轉為營運支出(月租/年租),公司的現金流更穩定,不用一次花太多錢。
省下時間,效率提升
訂閱後可以用,省去技術安裝與設定流程,由SaaS 服務商負責所有程式更新、安全修補、資安,IT人員可以專注在更有價值的工作上,還有隨時隨地都能用,任何裝置只要能上網都能直接使用軟體辦公,提升工作彈性。
服務彈性、安全的服務
企業可根據業務需求,增加或減少使用者數量與服務,大部分的SaaS服務都已經把數據分析工具做好了,企業直接用來收集數據,使用數據來做決策。SaaS會負責系統安全,我們能得到SaaS服務的最新功能,例如:AI、流程自動化…。因為SaaS公司有一群專業人士幫我們看著系統,讓系統更安全。
知名的 SAAS 服務有哪些?
企業營運核心 (CRM / ERP)
- Salesforce:客戶關係管理 (CRM) 系統。
- Oracle ERP:提供大型企業資源規劃 (ERP) 雲端解決方案。
- SAP ERP:提供大型企業資源規劃 (ERP) 雲端解決方案。
團隊協協作與溝通
- Google Workspace:Gmail、Google Docs、Google Meet 等全套辦公工具。
- Microsoft 365:Office 軟體、Teams 協同平台。
- Slack / Zoom:分別專注於即時通訊與視訊會議。
行銷與顧客數據
- HubSpot:提供集客式行K與銷售的CRM平台。
- beBit TECH :顧客數據平台。專注於數據整合與行銷自動化。
專案管理與生產力
- Trello:專案管理工具
- Asana: 專案管理工具
- Notion:受歡迎的專案管理與筆記協作工具。
電商開店平台
- Cyberbiz:台灣本土知名的電商解決方案。
- Shopify:國際知名的主流開店平台。
- SHOPLINE:亞洲主流的開店平台服務。
導入SAAS前的注意事項
供應商的選擇
需分辨「雲原生SaaS」和「傳統軟體雲端化,真正的雲原生SaaS才能提供完整的擴展性與更新優勢。
資料安全性與合規性
了解資料儲存的位置、供應商的安全措施、資訊安全,以及是否符合特定行業的法規要求。
整合彈性
評估SaaS能否透過 API (應用程式介面) 與現有系統整合,以及客製化彈性是否足夠。
供應商鎖定風險
過度依賴單一SaaS服務商,未來轉換系統可能面臨的挑戰與成本。
SaaS 的未來發展
SaaS將更智慧化,提供個人化體驗、預測分析與自動流程,Saas針對特定產業(如醫療、金融)發展出不少專屬的解決方案,提供更深入的應用。SaaS再是單一功能,透過API串接讓更多系統能夠整合在一起。SaaS跟物聯網 (IoT)、區塊鏈、低程式碼 (Low-code) 平台結合,創造不少新的應用。
結論
SaaS不只是有「成本效益的軟體模式」,SaaS更是數位轉型的工具,無論公司大小都能快速使用過去只有大型企業才能買得起的工具,企業不需要將資源浪費在複雜的IT維護上,而是專注在業務、創新、市場變化。企業導入SaaS,已經不是一道選擇題,而是保持競爭力的必要工作。
(本文為達文西數位科技所有,禁止轉載文圖)